學名
Pseudogobius javanicus  
發音 
Pseudogobius javanicus爪哇擬鰕虎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6)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爪哇擬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爪哇擬鰕虎魚 
最大體長 6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世界分布 東印度洋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河口  模式種產地
印尼爪哇島 
同種異名 Gobius chilkensis, Gobius javanicus, Mugilogobius piapensis, Stigmatogobius javanicus, Stigmatogobius micrognathus, Vaimosa piapensis, Vaimosa tessellat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Bleeker, P. 1856 Akihito, P. etc. 197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684 ASIZP0072648 ASIZP0072649 ASIZP0072650 ASIZP0805331 ASIZP0805332 ASIZP0805333 ASIZP0915331 ASIZP0915332 ASIZP0915333 NMMBP02010 NMMBP02061 NMMBP02063 NMMBP03901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100%
英文俗名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略延長,前方圓鈍而後部側扁。頭中大,眼大且位置高。雄魚吻部稍微長於雌魚,口裂大小中等,雄魚口裂略較雌魚大。 第一背鰭鰭條數VI;第二背鰭鰭條數I/7;臀鰭鰭條數I/7;胸鰭鰭條數15-17。成熟雄魚的第一背鰭呈三角形,II至III都具有明顯的絲狀延長,然而雌魚則無任何延長。縱列鱗數28-29;橫列鱗數8-9;背鰭前鱗列數6-8。 頭部及軀體底色為淺黃褐色或淺黃色,體側中間區域5個形狀破碎的水平分布黑色或黑褐色斑塊。第一背鰭後緣基部的位置具有一條略往前傾斜的黑色粗橫紋,往下延伸至體側下緣區域。體鱗具有黑褐色邊緣,腹面為淡黃白色。眼窩下方具有一條黑褐色粗條紋,往下傾斜的延伸至頰部的下緣,眼窩前緣下方另外有一條黑褐色粗條紋,往前傾斜的延伸至吻部的前緣。胸鰭基部的中上方區域具有一個黑褐色斑塊。尾鰭基部具有兩個上下排列,且大小相近的黑色橢圓形斑塊,有些個體的兩個斑塊前端稍微彼此相連,形成“ < ”的形狀,有些個體兩個斑塊彼此分離。 第一背鰭的鰭膜呈淺黃色,鰭膜在I-III之間的下緣區域通常具有一道水平分布的黑斑,而在V-VI之間的區域具有一個明顯的黑色斑塊。第二背鰭鰭膜呈淺黃褐色或淺灰白色,在中間區域具有3道水平分布的黑色點紋,外緣鰭膜呈灰色。胸鰭淺灰白色,少數個體基部區域的鰭膜具有不明顯的細小點紋。成熟雄魚腹鰭呈淺灰色,成熟雌魚腹鰭顏色較淡,呈淺灰白色。成熟雄魚臀鰭鰭膜呈淺橘色,鰭條則為淺灰色,並具有狹窄的白色邊緣,成熟雌魚臀鰭鰭膜呈淺灰白色。成熟雄魚的尾鰭鰭膜呈淺紅褐色,成熟雌魚呈淺灰白色,成熟雄魚與雌魚的尾鰭鰭膜皆具有5-7列黑色線紋。

棲所生態

棲息於河口、濱海溝渠與紅樹林棲地類型的半淡鹹水域之中。 

地理分布

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台灣、中國、菲律賓、印尼與泰國。 

漁業利用

無漁業利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